
歐洲媒體《貝林時報》深度報導:
台灣碳基科技引領無人機防務革命
在台灣中部嘉義市的「亞洲無人機 AI 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內,碳基科技董事游沛文面對國際媒體,展示著公司最新的無人載具產品線。這家擁有40名員工的企業,正站在台灣防務轉型的最前線。
隨著烏克蘭戰爭和中東衝突展現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關鍵作用,台灣軍方正從傳統的坦克、戰機思維轉向不對稱防禦策略。政府資助的智庫DSET估計,若要成功實施「刺蝟戰略」,台灣需要從2028年開始每年生產18萬架無人機。碳基科技不僅製造完整的無人機機體,還整合關鍵零組件、機構組件與整體機體結構。公司特別引以為傲的是自主製造的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FPV),飛行員可透過連接攝影機的護目鏡從隱蔽位置控制,適用於監視任務或攻擊作戰。
「我們很高興與友好國家合作,也接受外國訂單。」游沛文表示,公司與烏克蘭等國在無人機技術領域有廣泛但部分保密的合作關係。然而,國際合作也面臨政治現實的限制——許多國家不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使得技術交流變得複雜。儘管如此,最大的挑戰仍是供應鏈問題。游沛文坦承:「雖然我們能製造不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無人機型號,但絕大多數產品仍深度依賴稀土製成的磁鐵和鋰電池。中國控制著這些市場,這是一個巨大而嚴重的問題。」這個困境不僅台灣面臨,歐美國家同樣深受其擾。今年五月,正是這種依賴性讓美國在對中貿易戰中踩下煞車,當時北京切斷了稀土和磁鐵的供應。
儘管面臨供應鏈挑戰,台灣無人機產業仍在快速成長。許多企業都轉型投入無人機製造。這個轉變反映了台灣製造業的韌性——從1960年代的芭比娃娃裝配線,到今日的高科技無人載具,台灣始終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高,碳基科技等台灣無人機製造商正努力在技術創新與供應鏈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為台灣的防務現代化貢獻關鍵力量。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berlingske.dk/internationalt/de-var-kendt-for-radiobiler-og-barbie-nu-forbereder-de-et
相關文章
-
2024-07-13 【經濟日報】MIT無人機創新基地:引領科技培力與永續價值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與碳基科技「MIT無人機創新基地」於12日舉辦「MIT無人機教育全系列課程體驗會」,邀請「台灣新世代青年發展協會」與「中華國際無人機旅遊協會」參與,旨在推廣無人機科技教育,並提倡循環經濟及永續旅遊的實踐。
-
2024-03-18 【中央社訊息平台】農工大縣 穩健向前!嘉義縣六大產業園區有序推動
-
2024-04-15 【時報資訊】《科技》無人機業 結盟風起
-
2024-03-28 【電子時報】無人機國家隊踩紅線?台廠有能力自行研發關鍵馬達
-
2023-11-23 【經濟日報】碳基登錄興櫃戰略新板 蜜月行情發燙 盤中大漲逾80%
